首页>成果转化>专家

王小俊

所在学院:生态与环境

职务: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 人才标签:

关键词:

科研领域:1)单神经元精细解剖结构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发展前沿组织荧光标记、包埋、成像和三维分析技术; 2)研究大脑感觉系统的神经元细胞类型(或亚型)、回路连接和功能机理等基础神经科学问题。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表面荧光层析成像研究大组织特异类型神经元亚细胞结构 ( 2019T120661),2019.06 - 2020.11,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组织黑化表面层析全脑快速高分辨荧光成像(2018M642826),2018.11 - 2020.11,主持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联系地址:

王小俊(博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1.09-2017.12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部攻读博士学位,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博士期间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访问合作研究吊灯细胞(Chandeliercell,ChC)GABAergic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亚型。2018.07-2020.12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从事全脑神经元单细胞精细结构多色荧光成像方法与神经科学应用研究。2020.12入职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短期研究方向: 1)单神经元精细解剖结构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发展前沿组织荧光标记、包埋、成像和三维分析技术; 2)研究大脑感觉系统的神经元细胞类型(或亚型)、回路连接和功能机理等基础神经科学问题。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表面荧光层析成像研究大组织特异类型神经元亚细胞结构(2019T120661),2019.06-2020.11,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组织黑化表面层析全脑快速高分辨荧光成像(2018M642826),2018.11-2020.11,主持; 3、科技部973项目,灵长类神经回路精细结构成像的新方法和新工具,课题三:神经回路接点(突触)的光学成像(2015CB755603),2015.01-2019-08,参与;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肽型载体稀疏、高亮度标记鼠脑神经元(31470056),2015.01-2017.12,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抑郁发生及恢复过程中小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回路可塑性的活体研究(91132726),2015.01-2017.12,参与。 近5年学术
王小俊(博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1.09-2017.12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部攻读博士学位,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博士期间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访问合作研究吊灯细胞(Chandeliercell,ChC)GABAergic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亚型。2018.07-2020.12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从事全脑神经元单细胞精细结构多色荧光成像方法与神经科学应用研究。2020.12入职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短期研究方向: 1)单神经元精细解剖结构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发展前沿组织荧光标记、包埋、成像和三维分析技术; 2)研究大脑感觉系统的神经元细胞类型(或亚型)、回路连接和功能机理等基础神经科学问题。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表面荧光层析成像研究大组织特异类型神经元亚细胞结构(2019T120661),2019.06-2020.11,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组织黑化表面层析全脑快速高分辨荧光成像(2018M642826),2018.11-2020.11,主持; 3、科技部973项目,灵长类神经回路精细结构成像的新方法和新工具,课题三:神经回路接点(突触)的光学成像(2015CB755603),2015.01-2019-08,参与;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肽型载体稀疏、高亮度标记鼠脑神经元(31470056),2015.01-2017.12,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抑郁发生及恢复过程中小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回路可塑性的活体研究(91132726),2015.01-2017.12,参与。 近5年学术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