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彬
1.基本情况
罗海彬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luohb77@163.com,20817504@qq.com,电话:0898-66250872
2.教育背景
1995.09-2002.07
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硕士
2002.10-2005.12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博士
3.教学情况
主讲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4.科研情况
面向突发重大公共疫情和国家/军队的重大需求,聚焦于药物设计新方法和肺部炎症性疾病新药研发,构建了基于自由能微扰的药/靶结合强度预测等核心算法,实现部分方法的新突破及国产化,成功应用于新冠肺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纤维化等肺部炎症性疾病新药研发。创制了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双嘧达莫、两个靶向磷酸二酯酶PDE临床前候选新药1607和LW33(两个均实现成果转化)、十个PDEs成药性候选分子。
5.研究领域
药物设计新方法与PDE靶向药物
6.社会兼职
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7.代表性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E级高性能计算生物医药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及应用2017.07-2020.12
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药物设计与发现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2016.10-2021.09万
广州市科技机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抗肺动脉高压首创药物2058对磷酸二酯酶PDE5变构位点的调节机制、结构优化和成药性研究,2019.04-202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特异性识别磷酸二酯酶PDE8的黄嘌呤类衍生物:设计、抗血管性痴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2019.01-2022.12
8.代表性成果
2000年后,在Cell、PNAS、ACSNano、ACSCatalysis、JMedChem、ActaPharmSinB等国内外杂志发表
罗海彬
1.基本情况
罗海彬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luohb77@163.com,20817504@qq.com,电话:0898-66250872
2.教育背景
1995.09-2002.07
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硕士
2002.10-2005.12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博士
3.教学情况
主讲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4.科研情况
面向突发重大公共疫情和国家/军队的重大需求,聚焦于药物设计新方法和肺部炎症性疾病新药研发,构建了基于自由能微扰的药/靶结合强度预测等核心算法,实现部分方法的新突破及国产化,成功应用于新冠肺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纤维化等肺部炎症性疾病新药研发。创制了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双嘧达莫、两个靶向磷酸二酯酶PDE临床前候选新药1607和LW33(两个均实现成果转化)、十个PDEs成药性候选分子。
5.研究领域
药物设计新方法与PDE靶向药物
6.社会兼职
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7.代表性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E级高性能计算生物医药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及应用2017.07-2020.12
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药物设计与发现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2016.10-2021.09万
广州市科技机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抗肺动脉高压首创药物2058对磷酸二酯酶PDE5变构位点的调节机制、结构优化和成药性研究,2019.04-202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特异性识别磷酸二酯酶PDE8的黄嘌呤类衍生物:设计、抗血管性痴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2019.01-2022.12
8.代表性成果
2000年后,在Cell、PNAS、ACSNano、ACSCatalysis、JMedChem、ActaPharmSinB等国内外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