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签:固沙,绿化,生态恢复
产业分类:经济分类: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成果所属人:海南大学技术成熟度:小试阶段
是否指派:否计划转让金额:面议
合作方式:联系人:牛老师
联系电话:联系邮箱:niujj@ige-live.com
中图分类:X171
学科分类:610.10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研究起止时间:2006-09~2009-06
评价形式:鉴定
我国西北部存在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沙化地,在强风季节,沙粒飞扬并积聚而造成沙害,或掩埋牧场草地,或阻隔公路交通。在沙源地设法减少流沙的总量,抑制沙粒扬起,是减缓和遏制沙害的有效措施。本项目针对西北风沙源地区的风沙扬尘问题,提出了“固沙+绿化”的技术方案,建立了数种快速固沙与分带绿化的技术,并在沙丘、沙化地和交错带进行施工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主要解决了以下关键问题: 一、针对流动沙丘移动问题,提出了沙砖绿化的创新思想,用散沙制作高强度多孔沙砖,条带状铺设在沙丘上。通过沙砖材料的材质配方和制作工艺,调节沙砖的孔隙分布、储水性等生态亲和性。在青海高寒干旱地区示范实践证明,多孔沙砖不仅发挥固沙屏障作用,也营造小环境使植物快速增长,三年既可使流动沙丘表面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又实现了快速防沙阻沙固沙的作用,还达到了沙漠变绿洲、沙丘变草山的效果。 二、针对沙化地的起沙扬尘问题,研制出了三种适合于中国西北气候环境的BEC固沙剂和相关的喷洒技术,喷洒化学材料可在沙地形成薄薄的多孔膜,渗水而不扬沙,可保护植物根系。在内蒙等地示范5000多亩,大大减少流沙量,促进植物生长。 三、针对半干旱的沙地/耕地交错带,提出饲料作物间作保沙种植模式,设计了科学的间作方案,开发了适用于交错带的饲料作物高产农艺技术,使引进和培育出的优质饲料作物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实现了抑沙绿化及提供优质牧草的功效,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示范面积达到90多万亩。 四、针对高寒干旱沙漠地区的固沙绿化,建立了“沙障固沙—窄林带—宽草带”渐进式固沙绿化技术,以及“高杆—大穴—深埋—围栏”四位一体的流动沙地的植被恢复技术,并与新材料沙障配合,达到在风季能档沙、夏季能长草、两年灌木绿,三年丛木生的效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6万亩以上。 该社会公益性项目很好地融合了材料科学、植物学、环境学、水土科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对于我国西北高寒干旱地区的沙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该项目成果分别获2010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内蒙古牧业丰收计划一等奖。